五笔: lqrq 热度: 常用 年代: 近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黯然:心里不舒服、情绪低落的样子;失色:因惊恐而变以脸色。本指心怀不好,脸色难看。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,远远不如。
出处: 南朝·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李善注:“黯然,失色貌”
例句: 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,都~。 ★秦牧《艺海拾贝·〈最后的晚餐〉》
正音: 黯,不能读作“yìn”。
辨形: 黯,不能写作“暗”。
辨析: 黯然失色和“相形见绌”;都可表示“相比之下;显得不够”的意思;常可通用。不同在于:黯然失色的语义重;是形象的比喻;“相形见绌”语义较轻;是直接陈述性的。黯然失色可用于强调“失去颜色;暗淡无光”;“相形见绌”一般不能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两者比较,差的更差
谜语: 余音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相形见绌、黯然失神、暗淡无光、大相径庭、方枘圆凿、黯淡无光
反义: 目光炯炯、花色斑斓、光彩夺目、不相上下、卓绝群伦、光辉灿烂、佼佼不群、动人心弦
英语: pale by comparison
日语: ひどく遜色(そんしょく)がある,非常に見劣りする
国语辞典: 黯然失色[ àn rán shī sè ]⒈ 黯淡而失去光彩。也作「黯然无色」。例如:「和才气纵横的巨构相比,他这一系列工整之作,顿时黯然失色不少。」【反】光彩夺目
引证解释: ⒈ 指相比之下,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、光彩。【引】清 冒襄 《影梅庵忆语》:“顿使《会真》、《长恨》等篇黯然失色。”秦牧 《艺海拾贝·最后的晚餐》:“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 画坛三杰之一的 达·芬奇 的那幅著名的《最后的晚餐》,就是这些画里面的一幅,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,都黯然失色。”
繁體解析: 黯然:心裏不舒服、情緒低落的樣子;失色:因驚恐而變以臉色。本指心懷不好,臉色難看。後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,遠遠不如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