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mngn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ABCB式 成语结构: 紧缩式
解释: 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。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,要沉着镇静。
出处: 宋·洪迈《夷坚三志己》卷二:“畜生之言何足为信?我已数月来知之矣。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。”
例句: “~,其怪自败。”不用砍他,随他去就是了。 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十四回
正音: 见,不能读作“xiàn”。
用法: 主谓式;作宾语、状语;形容遇事沉着
谜语: 经常见到妖怪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少见多怪、司空见惯、以怪为常、熟视无睹、大惊小怪、见怪未怪、屡见不鲜
反义: 少见多怪、惊心动魄、大惊小怪、惊世骇目
英语: face the fearful with no fears
日语: 怪異(かいい)を見ても驚(おどろ)かない
法语: ne s'étonner de rien(garder son sang-froid devant l'insolite)
故事: 宋朝一旅客对店主姜七说昨晚听到猪圈中的老母猪在哭泣,姜七说:“我早就见过了,老母猪说是我祖母投胎变的,这有什么稀奇古怪的。”两人不欢而散。两天后,姜七患病怀疑是老母猪所为,就杀了它,姜七不久也就一命呜呼了。
国语辞典: 见怪不怪[ jiàn guài bù guài ]⒈ 遇到奇怪的事物而不觉得奇怪。比喻处事镇定。【引】宋·洪迈《夷坚三志己·卷二·姜七家猪》:「畜生之言,何足为信,我已数月来知之矣。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谓遇见怪异现象而不自惊异。【引】宋 洪迈 《夷坚三志己·姜七家猪》:“姜 怫然曰:‘畜生之言,何足为信,我已数月来知之矣。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。’”鲁迅 《花边文学·奇怪(三)》:“先前的‘见怪者’,说是‘见怪不怪,其怪自败’,现在的‘怪’却早已声明着,叫你‘见莫怪’了。”徐兴业 《金瓯缺》第八章:“兄弟在 东京 住上三年,把棱角都磨平了。那时见怪不怪,自然心平气和了。”亦作“见怪非怪”。 明 无名氏 《白兔记·牧牛》:“见怪非怪,其怪自害。”
繁體解析: 看到奇異的事物,鎮定自若,不大驚小怪。宋洪邁《夷堅三誌己》卷二:“見怪不怪,其怪自壞!”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