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rtdf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揭:高举;竿:竹竿,代旗帜。砍了树干当武器,举起竹竿当旗帜,进行反抗。指人民起义。
出处: 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。”
例句: 一时各路人马,~,不分昼夜,兼水路纷纷入鄂。 ★白先勇《梁父吟》
正音: “竿”,不能读作“gàn”。
辨形: “竿”,不能写作“杆”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谜语: 跳高;等到鱼儿上钩时
感情: 褒义
近义: 官逼民反、逼上梁山、铤而走险、斩木揭竿
反义: 引颈受戮、逆来顺受、忍辱偷生
英语: start an uprising
俄语: поднимáться на восстáние
日语: むしろ旗(はた)をかかげていっきを起(お)こす
故事: 公元前209年7月,阳城(今河南登封东南)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,到渔阳(今北京市密云县)去防守边疆。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,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。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(字涉),是个雇农;另一个叫吴广,是个贫农。他俩原来并不认识,现在碰在一起,共同的命运,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。
国语辞典: 揭竿而起[ jiē gān ér qǐ ]⒈ 本指秦末陈胜、吴广仓促起义,反抗暴秦的史事。见《史记·卷四八·陈涉世家》。后比喻起义举事。【引】《清史稿·卷四三九·戴鸿慈传》:「俄灭波兰而用严法以禁其语言,今揭竿而起要求权利者,即波兰人也。」
繁體解析: 《史記·陳涉世傢》:“斬木爲兵,揭竿爲旗。” 後用“揭竿而起”泛指人民起義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