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mqrw 热度: 不详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连动式
解释: 授命:献出生命。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。
出处: 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
例句: 慨自烽烟告警,~,而尽力王事者,有几人哉! ★清·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
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;指在危急关头勇于献身。
感情: 中性
近义: 见危致命
英语: give one's life in peril(be ready to die for one's country in times of national crisis)
故事: 子路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,孔子要他学鲁国的臧武仲、孟公绰、卞庄子、冉求他们的优点,同时加强礼乐的学习,见利不能忘义,看到别人遭到危险时能舍身去搭救,坚守信用,这样就能成为完美的人。
国语辞典: 见危授命[ jiàn wéi shòu mìng ]⒈ 面临危难时,能不惜牺牲个人生命,全力以赴。也作「见危致命」、「见危受命」。【引】《论语·宪问》:「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」《文选·殷仲文·解尚书表》:「至于愚臣,罪实深矣,进不能见危授命,亡身殉国,退不能辞粟首阳,拂衣高谢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谓在危难关头,勇于献身。【引】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!”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欒公 哭 梁,田叔 殉 赵,见危授命,谊动明主。”《明史·刘可训传》:“初无守土责,因奉命録囚,而乃见危授命,解围 成都。”亦作“见危致命”。 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。”朱熹 集注:“致命,谓委致其命,犹言授命也。”汉 班固 《十八侯铭·太尉绛侯周勃》:“见危致命,社稷以寧。”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