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obfi 热度: 一般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主谓式
解释: 精卫:古代神话中的鸟名。精卫衔来木石,决心填平大海。旧时比喻仇恨极深,立志报复。后比喻意志坚决,不畏艰难。
出处: 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”
例句: 宾南如~,每不自量。 ★清·阮葵生《茶余客话》卷十
正音: “填”,不能读作“tiān”。
辨形: “填”,不能写作“添”。
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意志坚决,不畏艰难。
谜语: 最徒劳的工程
感情: 中性
近义: 矢志不移、移山倒海、愚公移山、坚韧不拔
反义: 虎头蛇尾、有头无尾
英语: never yield in spite of reverses
故事: 夏朝以前,国家还没有形成,那时候的帝王,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,享有许多特权;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,只有尽义务的份儿。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,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,身份也尊贵不起来,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。
国语辞典: 精卫填海[ jīng wèi tián hǎi ]⒈ 黄帝幼女溺死东海,化为精卫鸟,衔木石以填东海的故事。典出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。比喻心怀冤愤,立志报仇。亦比喻意志坚定,不惧艰苦。例如:「不管有多少困难险阻,我们都将以精卫填海的精神,一一克服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精卫,古代传说中的神鸟。传说 炎帝 之女在 东海 被淹死,灵魂化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 东海。事见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。后喻不畏艰难,奋斗不懈。参见“精卫”。【引】清 黄垍 《短歌行》:“精卫填海, 愚公 移山,为之在人,成之在天。”清 许廷鑅 《栖霞庵双忠祠》诗:“兴朝表忠励臣庶,精卫填海愚亦録。”
繁體解析: 古代神話。據《山海經·北山經》記載,炎帝的女兒在東海淹死,變爲精衛鳥,每天銜西山的木石來填東海,想把東海填平。舊時用以比喻有深仇大恨,積極設法報復。後用以比喻不畏艱難,不達目的,誓不罷休的決心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