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dupr 热度: 常用 年代: 近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磕头:旧时礼节,跪在地上头碰地。礼拜: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。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。
出处: 清·李观海《歧路灯》第十三回:“乜宁礼再三央人,磕头礼拜,他舅恨极,发誓再不上他的门。”
例句: 乜宁礼再三央人,磕头礼拜,他舅恨极,发誓再不上他的门。(清 李观海《歧路灯》第十三回)
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跪拜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顶礼膜拜
引证解释: ⒈ 叩头行礼。【引】元 关汉卿 《玉镜台》第三折:“我坐着窄窄半边牀,受了他怯怯两拜礼,我这里磕头礼拜却回席,剗地须还了你。”元 无名氏 《隔江斗智》第四折:“祝千秋磕头礼拜,不知道 赤壁 东风大会垓,可似这今朝奏凯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五三回:“一住五日, 戴宗 每日磕头礼拜,求告 真人,乞救 李逵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二:“那老母但看见佛菩萨像,只是磕头礼拜,谢他覆庇。”
繁體解析: 磕頭:舊時禮節,跪在地上頭碰地。禮拜:嚮尊敬的人或神行禮。恭敬地跪在地上叩頭行禮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