脍炙人口
脍炙人口    繁体:膾炙人口

拼音:kuài zhì rén kǒu  注音:ㄎㄨㄞˋ ㄓˋ ㄖㄣˊ ㄎㄡˇ
分类:K | 收藏:0 | 评论: | 更新:2021-04-19 20:44:36 | 人气:0
脍:切细的肉;炙:烤熟的肉。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。指美味人人爱吃。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。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脍炙人口

五笔:    eqwk    热度:    常用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复杂式

解释:    脍:切细的肉;炙:烤熟的肉。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。指美味人人爱吃。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。

出处:    五代·王定宝《唐摭言》卷十:“如‘水声常在耳,山色不离门’,又‘扫地树留影,拂床琴有声’……皆脍炙人口。”

例句:    一部~的《国风》与《小雅》,也是“三百篇”的最精采部分,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。 ★闻一多《歌与诗》

正音:    脍,不能读作“huì”;炙,不能读作“jiǔ”。

辨形:    脍,不能写作“烩”;炙,不能写作“灸”。

辨析:    脍炙人口和“喜闻乐见”;都有(文艺作品)被人喜爱;受到人们称赞的意思。不同在于脍炙人口含义广;除了含有人们普遍传诵意思外;还可指受人喜爱的肉菜;“喜闻乐见”只表示“受人喜爱”;语义比脍炙人口窄。

用法:    复杂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
谜语:    拿筷子吃饭

感情:    中性词

近义:    到处颂扬、流脍人口、交口称誉、爱不释手、颂声遍野、口碑载道、喜闻乐见

反义:    鲜为人知、平淡无味

英语:    enjoy great popularity

俄语:    приходиться всем по вкусутся

日语:    人口(じんこう)にかいしゃする

德语:    allgemeine Anerkennung finden(sich groβer Beliebtheit erfreuen)

法语:    être l'objet de l'admiration générale

故事:    孔子的弟子曾与曾参为两父子,曾死后,曾参为悼念父亲曾而不吃羊枣。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听说后,就问孟子脍炙和羊哪个好吃。孟子说当然是脍炙,公孙丑问为什么曾子吃脍炙而不吃羊枣,孟子告诉他这是为了避讳而选择的结果。

国语辞典:    脍炙人口[ kuài zhì rén kǒu ]⒈  脍,细切肉。炙,烤肉。脍炙皆为人所喜好,后遂以脍炙人口形容为人赞赏的诗文,或流行一时的事物。【引】明·宋濂《宋学士文集·卷一六·刘彦最诗集序》:「相传必有卓绝于人者,不然彦最之诗,何为脍炙人口而弗厌哉?」《花月痕·第一回》:「幸而为比翼之鹣,诏于朝,荣于室,盘根错节,脍炙人口。」【近】口碑载道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美味人人喜爱。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所称。【引】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载应不捷声价日振》:“李涛,长沙 人也,篇咏甚著,如‘水声长在耳,山色不离门’……皆膾炙人口。”宋 周煇 《清波杂志》卷八:“贺方回、柳耆卿 为文甚多,皆不传於世,独以乐章膾炙人口。”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诗歌三》:“集中诗如此者尚多,今姑采其膾炙人口者録之。”吴玉章 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五:“邹容 以无比的热情歌颂了革命,他那犀利沉痛的文章,一时脍炙人口,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。”秦牧 《花城》:“一年一度的 广州 年宵花市,素来脍炙人口。”亦用作反语,讽刺坏事传于众口,深受斥责。 《“五四”爱国运动资料·青岛问题之由来》:“日本 驻 北京 公使于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日向 中国 大总统提出二十一款之要求,颇令 中国 寒心。此项要求,现已脍炙人口。”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病后杂谈三》:“清 朝有灭族,有凌迟,却没有剥皮之刑,这是 汉 人应该惭愧的,但后来脍炙人口的虐政是文字狱。”

繁體解析:    膾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。比喻好的詩文爲人們贊美和傳誦。《宣和書譜》卷一○:“(韓偓)所著歌詩頗多,其間綺麗得意者數百篇,往往膾炙人口。” 炙(zhì):烤肉。

上一篇:郐下无讥

下一篇:宽打窄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