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qmjf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指大风大雨。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。
出处: 《老子》第二十三章:“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”
例句: 却遇了一阵~。 ★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正音: 暴,不能读作“pù”。
辨形: 暴,不能写作“瀑”。
辨析: 狂风暴雨和“暴风骤雨”;都形容大风大雨;都可比喻浩大的声势、凶猛的来势。不同在于:狂风暴雨多用比喻意义;形容事件的声势等;“暴风骤雨”多用于形容风雨猛烈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天气、处境等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风狂雨骤、雨霾风障、劈头盖脸、狂风怒号、狂风骤雨、大雨倾盆、狂风恶浪、暴风骤雨、暴雨倾盆、风雨如磐
反义: 风调雨顺、和风细雨、斜风细雨
英语: fury (strife,war) of the elements
俄语: буря с ливнем
国语辞典: 狂风暴雨[ kuáng fēng bào yǔ ]⒈ 巨大的风雨。宋·梅尧臣〈惜春〉诗三首之二:「前日看花心未足,狂风暴雨忽无凭。」也作「狂风骤雨」、「骤雨狂风」。⒉ 比喻处境动荡不安。也作「狂风骤雨@@@骤雨狂风」。例如:「董事长在狂风暴雨之中,艰苦地建立了今天的企业王国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猛烈的风雨。【引】宋 梅尧臣 《惜春》诗之二:“前日看花心未足,狂风暴雨忽无凭。”瞿秋白 《“矛盾”的继续》:“狂风暴雨,像昨天那样的,虽然是没有了,可是,天色却是阴沉得更加可怕。”亦作“狂风骤雨”。 《武王伐纣平话》卷下:“我是龙身,去处有狂风骤雨。雹打田禾,风吹稼穡,以此悦我心中。”《清史稿·灾异志一》:“六月十五日狂风骤雨霹靂不絶,殿中若有龙鬭。”瞿秋白 《饿乡纪程》三:“家庭生活的苦痛,已经如狂风骤雨,扫浄了春意。”⒉ 喻剧烈的动荡。【引】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二四章:“革命的狂风暴雨时代啊!一个人一生能经历几回呢?”
繁體解析: 指大風大雨。亦比喻猛烈的聲勢或處境險噁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