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dntu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。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,或学问、事业有很高的成就。
出处: 唐·吴融《商人》诗:“百尺竿头五两斜,此生何处不为家。”
例句: 功名~,自古及今,有几个干休。 ★元·张养浩《折桂令》曲
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形容很高的境界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扶摇直上、日新月异、百丈竿头、一日千里、欣欣向荣、步步高升、蒸蒸日上
反义: 每况愈下
英语: make still further efforts
故事: 宋朝时,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,号招贤大师。这位太师佛学造诣高深,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。 一天,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。前来听讲的僧人很多,大师讲得深入浅出,娓娓动听,听的人深受感染。法堂内除了大师的声音外,一片寂静。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,一名僧人站立起来,问他行了一个礼,然后提了几个问题,请求大师解答。大师还了礼,慢慢地作答起来。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,又向大师提问,于是两人一问一答,气氛亲切自然。 听讲的人发现,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----十方世界的内容。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,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(ji)帖。所谓偈帖,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。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:“百丈的竹罕并不算高,尚需更进一步,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。” “百尺竿头”这则成语也称“百丈竿头”。 成语解释:不满足于已有成就,继续努力,以取得更好的成绩。 成语出处:这个成语来源于宋.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.招贤大师》,师示一偈(ji)曰:“百丈竿头不动人,虽然得入未为真。百丈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”
国语辞典: 百尺竿头[ bǎi chǐ gān tóu ]⒈ 百尺竿的顶端。比喻达到极高的境界,多用来勉励人的成就虽达登峰造极的境地,仍须努力上进。宋·朱熹〈答巩仲至书〉:「故聊复言之,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。」元·张养浩〈折桂令·功名百尺竿头〉曲:「功名百尺竿头,自古及今,有几个干休。」也作「百丈竿头@@@万丈竿头」。例如:「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。」【反】每况愈下
引证解释: ⒈ 桅杆及杂技长竿的顶端。【引】唐 吴融 《商人》诗:“百尺竿头五两斜,此生何处不为家。”宋 叶梦得 《石林诗话》卷中:“旧中书南厅壁间有 晏元献(晏殊 )《题咏上竿伎》一诗云:‘百尺竿头褭褭身,足腾跟掛骇旁人。’”⒉ 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。【引】宋 阮阅 《诗话总龟》卷十三:“王文穆(王钦若 )罢将帅,朝士皆有诗, 陈从易 诗最佳,云:‘千重浪里平安过,百尺竿头稳下来。’”元 张养浩 《折桂令》曲:“功名百尺竿头,自古及今,有几箇乾休。”⒊ 喻学问、事业有很高的成就。【引】宋 朱熹 《答陈同甫书》:“但鄙意更欲贤者百尺竿头进取一步,将来不作 三代 以下人物。”夏衍 《文艺与体育的因缘》:“我希望我国的体育事业百尺竿头,日新月异。”⒋ 佛教语。比喻道行达到极高的境界。按,《景德传灯录·景岑禅师》“尺”作“丈”。【引】《五灯会元·径山杲禅师法嗣·天童净全禅师》:“百尺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现全身。”
繁體解析: 桅杆或雜技長竿的頂端。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,或學問、事業有很高的成就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