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fcyw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主谓式
解释: 老马认识路。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。
出处: 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马而随之。遂得道。”
例句: ~添病骨,穷猿投树择深枝。 ★清·黄仲则《立秋后二日》
正音: 识,不能读作“zhì”。
辨形: 途,不能写作“涂”。
辨析: 老马识途与“识途老马”有别:老马识途是“原来的马认得路”;用来比喻一种情况;可作谓语;可用作分句;“识途老马”是比喻人;一般不能作谓语或分句。
用法: 主谓式;作主语、谓语;含褒义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识途老马、轻车熟路、谙熟门路、驾轻就熟、久经沙场
反义: 乳臭未干、少不更事、初出茅庐、暗中摸索、不知所以
英语: an old hand is a good guide.
俄语: Стáрый конь дорогу знáет.
日语: 老馬(ろうば)は道を知る。経験者(けいけんしゃ)はその道に詳(くわ)しい
法语: un vieux cheval connaǐt la route(un homme d'expérience est un bon guide)
故事: 出处《韩非子。说林上》 管仲、隰(xi)朋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“老 马之智可用也。”乃放老马而随之,遂得道。 释义 “途”路。老马认识道路。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,能在某 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。 故事 公元前663年,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,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 山戎,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。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,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,草木变了样。大军 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,最后迷了路,再也找不到归路; 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,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。时 间一长,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。 情况非常危急,再不找到出路,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。管仲思索 了好久,有了一个设想: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,那么军中的 马尤其是老马,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。于是他对齐桓公说:“大王,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,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,带引大军出山 谷。”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。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,解开缰绳,让它们 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。也真奇怪,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 个方向行进。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、最后终于走出山谷,找到 了回齐国的大路。
国语辞典: 老马识途[ lǎo mǎ shì tú ]⒈ 春秋时齐相管仲,随桓公出征,在回程时迷路,于是让老马走在前头,其余人马跟随在后,终于找到原路。典出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。后称经历丰富练达的人。也作「识途老马」。【近】谙熟门路 【反】暗中摸索
引证解释: ⒈ 后因以“老马识途”比喻对某事富有经验,能为先导。【引】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 从於 桓公 而伐 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, 管仲 曰:‘老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马而随之,遂得道。”清 钱谦益 《高念祖<怀寓堂诗>序》:“念祖 以余老马识途,出其行卷,以求一言。”清 黄景仁 《立秋后二日》诗:“老马识途添病骨,穷猿投树择深枝。”
繁體解析: 管仲跟隨齊桓公去打仗,迴來時迷失了路途。管仲放老馬在前麵走,就找到了道路(見于《韓非子·説林上》)。比喻閱歷多的人富有經驗,熟悉情況,能起引導作用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