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lntu 热度: 生僻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尽:完;筋:筋骨。形容非常疲乏,一点力气也没有了。
出处: 汉·焦延寿《焦氏易林·巽》:“蹇驴不材,骏骥失时,筋劳力尽,罢于沙丘。”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虽时侵掠,小有所得,力尽筋疲,不偿其费。”
例句: 刘大白《驾犁》:“驾犁,驾犁!老农呆气!拉牛耕田,力尽筋疲。”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非常疲乏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筋疲力尽
反义: 精力充沛
英语: play out
故事: 宋高宗时宰相李纲对国家赤胆忠心,一贯主张抗金,反对抗金割地求和,当了70天的宰相就被贬,在金兵围困时,他亲自指挥作战。他的《病牛》诗感慨自己:“耕犁千亩实千箱,力尽筋疲谁复伤?但得众生皆得饱,不辞羸病卧残阳。”
国语辞典: 力尽筋疲[ lì jìn jīn pí ]⒈ 力气用尽,筋肉疲累。形容极为疲劳,一点力气也没有了。唐·韩愈〈论淮西事直状〉:「虽时侵掠,小有所得,力尽筋疲,不偿其费。」也作「筋疲力尽」。【引】《精忠岳传·第三九回》:「谁知坐下那匹马,力尽筋疲,口吐鲜血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气力用尽,十分疲乏。【引】唐 韩愈 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虽时侵掠,小有所得,力尽筋疲,不偿其费。”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筹饷》:“趲军粮,我这里力尽筋疲,舌敝唇焦,并不见些儿餉。”刘大白 《驾犁》诗:“驾犂,驾犂!老农獃气!拉牛耕田,力尽筋疲。”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