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yaak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主谓式
解释: 好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衷心的劝告,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。
出处: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夫良药苦于口,而智者劝而饮之,知其入而已己疾也。”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:“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”
例句: 夫~,惟冼者能甘之。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 ★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奋传》
正音: 良,不能读作“lián”。
辨形: 苦,不能写作“若”。
用法: 主谓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分句;用于规劝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忠言逆耳、至理名言
反义: 花言巧语、口蜜腹剑、笑里藏刀、甜言蜜语
英语: good advice; like medicine; is hard to take.
俄语: доброе лекáрство горько во рту
日语: 良薬(りょうやく)は口に苦し
德语: eine heilsame Arznei schmeckt bitter
国语辞典: 良莠不齐[ liáng yǒu bù qí ]⒈ 好坏参差,素质不一。也作「良莠淆杂」。【引】《官场现形记·第五六回》:「彼时捐例大开,各省候补人员十分拥挤,其中鱼龙混杂,良莠不齐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指好人坏人都有,混杂在一起。莠,狗尾草。比喻坏人。【引】《镜花缘》第六八回:“此时臣国西宫之患虽除,无如族人甚众,良莠不齐,每每心怀异志,祸起萧墙。”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训俗》:“至於海外贸易工作之商民,不下数千百万,五方杂处,良莠不齐。”
繁體解析: 治病的好藥,味苦難吃。常比喻有益而尖锐的批評。《韓非子·外儲説左上》:“夫良藥苦于口,而智者勸而飲之,知其入而已己疾也。”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