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渴掘井
临渴掘井    繁体:臨渴掘井

拼音:lín kě jué jǐng  注音:ㄌ一ㄣˊ ㄎㄜˇ ㄐㄩㄝˊ ㄐ一ㄥˇ
分类:L | 收藏:0 | 评论: | 更新:2021-04-19 20:44:36 | 人气:0
到口渴才掘井。比喻事先没有准备,临时才想办法。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临渴掘井

五笔:    jirf    热度:    常用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偏正式

解释:    到口渴才掘井。比喻事先没有准备,临时才想办法。

出处:    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!”

例句:    一着空虚百着空。~,悔之何及。 ★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十五回

正音:    “掘”,不能读作“qū”。

辨形:    “渴”,不能写作“喝”;“掘”,不能写作“挖”。

辨析:    临渴掘井和“临阵磨枪”;都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。有时可通用。但临渴掘井强调的是“临渴”;指临时急需;“临阵磨枪”强调的是“临阵”;指临到做事。

用法:    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感情:    贬义

近义:    急时抱佛脚、措手不及、江心补漏、临阵磨刀、临阵磨枪、渴而穿井、斗而铸兵

反义:    兵马未动、未雨绸缪、防患于未然、粮草先行、防患未然、徙薪曲突、曲堗徙薪、有备无患、常备不懈、以防不测、曲突徙薪

英语:    lack of forethought

俄语:    на охоту éхать--собак кормить

日语:    のどがかわいてから井戸(いど)を掘(ほ)る。〈喻〉 どろなわ

德语:    den Brunnen erst graben,wenn man Durst hat

故事:    春秋时期,鲁昭公亲近小人,不听品格高尚之人的规劝,结果被赶出国家,逃到了齐国,这才明白自己原来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。齐景公觉得昭公已知道悔过,认为若让他回去,应该能成为一个贤良的国君。齐国大夫晏子却认为:掉在水里的人,一定要等到掉进水里以后,才会想起应该防备失足;迷路的人,迷失了方向之后,才知道应该注意路径。犹如面临灾难的人,才急着铸造兵器;吃东西塞住咽喉的人,才急着去挖井取水(这就是成语临渴掘井的意思)。虽然这时候用最快的速度,但是已经来不及了。平时对各种事情不做准备,不加提防,等到事情已就要发生时,才忙着采取措施去应付,那是行不通的。

国语辞典:    临难不避[ lín nàn bù bì ]⒈  到了危难的关头,能挺身面对不逃避。【引】《东周列国志·第四四回》:「夫料事能中,智也;尽心谋国,忠也;临难不避,勇也。」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危难之时不躲避。形容忠直勇敢。【引】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四回:“夫料事能中,智也;尽心谋国,忠也;临难不避,勇也;杀身救国,仁也。”

繁體解析:    到口渴的時候才去挖井。比喻平時不準備,臨時才想辦法。清硃柏廬《治傢格言》:“宜未雨而綢繆,毋臨渴而掘井。”

上一篇:临渴穿井

下一篇:临难不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