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jqgd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连动式
解释: 临:遇到;危:危险。遇到危难的时候,一点也不怕。
出处: 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留王传》:“和、琇、抚皆抗不挠,拒会凶言,临危不顾。”
例句: 《周书·赵善传论》:“思赴蹈于仁义,临危不顾,前哲所难。”
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十分英勇。
感情: 褒义
反义: 临阵脱逃
故事: 三国时期,魏国派大将邓艾、钟会、诸葛绪联合灭蜀,蜀后主刘禅投降,大将姜维被迫投降,但他一心想恢复蜀国,鼓动钟会杀掉邓艾,然后准备出兵长安杀司马昭叛乱。部将夏侯和、羊琇、朱抚三人临危不顾,坚决反对钟会进行叛乱。
国语辞典: 临危不惧[ lín wéi bù jù ]⒈ 遇到危难时,能挺身而起,不怕牺牲。唐·骆宾王〈萤火赋〉:「临危不惧,勇也。」也作「临危不顾」。【近】无私无畏 无所畏惧 【反】贪生怕死 惊惶失措
引证解释: ⒈ 面对危难毫不惧怕。【引】唐 骆宾王 《萤火赋》:“临危不惧,勇也。”郭小川 《痛悼敬爱的周总理》诗:“在 重庆 红岩 的日日夜夜,你英勇斗争,临危不惧。”巴金 《等着、盼着》:“他对人民有过贡献,又是一个坚贞不屈临危不惧的革命者,我相信他一定经得起严峻的考验。”亦作“临危不惮”。 唐 司空图 《华帅许国公德政碑》:“临危不惮,赴救远征。”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