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iydy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毫无根据的话。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。
出处: 《礼记·儒行》:“久不相见,闻流言不信。”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乃有蜚语,为恶言闻上。”
例句: 村里人传开了~,说什么夏家的寡妇不正派,伤风败俗。 ★杨朔《渔笛》
正音: “蜚”,不能读作“bēi”。
辨形: “流”,不能写作“留”;“蜚”,不能写作“裴”。
辨析: 流言蜚语和“无稽之谈”;都可指没有根据的话。但流言蜚语多用来指那种出于险恶的用心;躲在背后散布的坏话;而“无稽之谈”侧重指没有根据的话;并不出于险恶用心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感情: 贬义
近义: 无稽之谈、闲言碎语、流言飞文、耳食之言、空穴来风、蜚短流长、风言风语、人言可畏、飞短流长、流言风语
反义: 有案可稽、不容置疑、药石之言、金玉良言
英语: rumours and gossip
俄语: ложные слухи
日语: 流言蜚語(りゅうげんひご)
德语: Gerücht und Verleumdung(Klatsch und Tratsch)
法语: on dit
故事: 公元前131年,安武侯田蚡娶燕王的女儿,失势的魏其侯窦婴与将军灌夫奉王太后的命令前去祝贺。灌夫给他们敬酒,田蚡及他的手下不理不睬,灌夫大骂他们,田蚡抓了灌夫全家。王太后出面要挟杀了灌夫,窦婴也被流言蜚语所杀。
国语辞典: 流言蜚语[ liú yán fēi yǔ ]⒈ 本指制造不实的传言,用来诋毁他人。后泛指谣言。也作「流言飞文」。例如:「某些人喜欢在他人背后制造流言蜚语。」【近】飞短流长 无稽之谈
引证解释: ⒈ 没有根据的话。多指背后议论、诬蔑或挑拨的话。【引】《明史·马孟祯传》:“臣子分流别户,入主出奴,爱憎由心,雌黄信口,流言蜚语,腾入禁庭。”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三章:“九老,你不要以 长安 的流言蜚语陷人。”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六章:“整个 蛤蟆滩 的庄稼人都夸她行为光明,稻地里没一句关于她的流言蜚语。”亦作“流言飞语”。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修鳞》:“流言飞语,何足凭信。”
繁體解析: 《禮記·儒行》:“久不相見,聞流言不信。”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迺有蜚語,爲噁言聞上。” 後以流言蜚語指毫無根據的話。多指背後散布的誹謗性的壞話。蜚(fēi):同“飛”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