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impq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逃脱鱼网的鱼。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。
出处: 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网漏于吞舟之鱼。”
例句: 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,急急似漏网之鱼。 ★元·郑廷玉《后庭花》第二折
正音: 漏,不能读作“lù”。
辨形: 漏,不能写作“露”。
辨析: 见“惊弓之鸟”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,用于罪犯
谜语: 开罗来信
感情: 贬义词
近义: 丧家之犬、漏网游鱼、惊弓之鸟、残渣余孽、亡命之徒
反义: 网中之鱼、瓮中之鳖、一网打尽
英语: escape unpunished
俄语: непойманный враг
故事: 春秋时期,晋襄公打败秦国,俘虏秦将孟明视、白乙丙、西乞术。晋襄公听信母后冤仇宜解不宜结的教诲,放了三人。大将先轸及阳处父立刻带兵去追赶。孟明视三人早就跑到了黄河边,跳进打鱼的小船逃走,成为晋国的漏网之鱼。
国语辞典: 漏网之鱼[ lòu wǎng zhī yú ]⒈ 比喻侥幸逃避法律制裁的人。明·张景亦比喻惊慌逃离危险的人。元·郑廷玉也作「漏网游鱼」、「漏网鱼」。【引】《飞丸记·第一三出》:「著城门上盘诘火速,城外快张榜牍,分付乡村市镇著实挨捉,他道是漏网之鱼,我视他兀上之肉。」《后庭花·第二折》:「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,急急似漏网之鱼。」
繁體解析: 比喻僥幸脫逃的罪犯、敵人等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