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ymfd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庐山:山名,在江西省九江市南。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。
出处: 清·杨伦《<杜诗镜铨>序》:“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,自非摧陷廓清,不见庐山真面。”
例句: 清·杨伦《<杜诗镜铨>序》:“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,自非摧陷廓清,不见庐山真面。”
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事物的真相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真相大白、庐山真面、本来面目
反义: 改头换面
英语: the truth of something
故事: 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,它三面临江,山势十分雄伟,山清水秀,风景奇丽。它临江靠水,山上烟雾缥缈,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。苏轼写《题西林壁》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
引证解释: ⒈ 见“庐山真面目”。
繁體解析: 析 宋蘇軾《題西林壁》詩:“不識廬山真麵目,衹緣身在此山中。” 後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來麵目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