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yypu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AABC式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靡靡:柔弱,萎靡不振。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。指颓废的、低级趣味的乐曲。
出处: 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此师延之所作,与纣为靡靡之乐也。”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北里之舞,靡靡之乐。”
例句: 从此以后,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,结果都是“~”。 ★闻一多《时代的歌手》
正音: 靡,不能读作“mí”。
辨形: 靡,不能写作“摩”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
感情: 贬义词
近义: 濮上之音、亡国之声、郑卫之音、北鄙之音、靡靡之声、亡国之音
反义: 钧天广乐
英语: reckless tune
俄语: бульварные песни
日语: 貒廃的(たいはいてき)なメロディー
德语: kitschiger Schlager(Schnulze)
法语: musique languissante(amollisante)
故事: 春秋末年,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。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,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。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靡靡之音,听了会沉湎声色中。3年后,晋平公因贪色而亡。
国语辞典: 靡靡之音[ mǐ mǐ zhī yīn ]⒈ 靡靡,颓废淫荡。靡靡之音是指商纣时颓废淫荡、使人沉溺享乐而忽略国事,进而导致亡国之乐曲。见后指令人颓废、丧志的音乐。也作「糜糜之音@@@靡靡之乐」。【引】《韩非子·十过》。《聊斋志异·卷四·罗刹海市》:「马即起舞,亦效白锦缠头,作靡靡之音。」例如:「常听靡靡之音,会让人放纵或意志消沉。」【近】濮上之音 郑卫之音
引证解释: ⒈ 指柔弱、颓靡的音乐。【引】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罗刹海市》:“马 即起舞,亦效白锦缠头,作靡靡之音。”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十九章:“他在一迭唱片里又挑了一阵,‘他妈的,全是 美国 的靡靡之音。来,只好听听 麦克唐娜 的吧!’”
繁體解析: 軟綿綿、委靡不振的音樂。《史記·殷本紀》:“北裏之舞,靡靡之樂。” 現指含有低極趣味、反映腐朽頽廢情調的樂曲。靡靡:柔弱,頽靡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