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ngbt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主谓式
解释: 聊:依赖,凭借。指老百姓无以为生,活不下去。
出处: 《史记·张耳陈余列传》:“财匮力尽,民不聊生。”
例句: 在那些年月,军阀混战,土匪横行,~。 ★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八章
正音: 聊,不能读作“qīnɡ”。
辨形: 聊,不能写作“迎”。
辨析: 民不聊生和“生灵涂炭”;都表示“人民生活极端困苦”。但民不聊生偏重“人民的生活;衣食无着;活不下去”;“生灵涂炭”偏重在“人民的境遇;倍受蹂躏、残害。”
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
谜语: 最苦的老百姓
感情: 贬义词
近义: 火热水深、生灵涂炭、哀鸿遍野、水深火热、民生凋敝、民穷财尽
反义: 丰衣足食、饱食暖衣、安居乐业、民康物阜、安生乐业、户有余粮、国泰民安、物阜民安、家给人足
英语: the people can hardly survive.
俄语: народ бедствует
日语: 人民が生活していけない,人民が塗炭(とたん)の苦(くる)しみに陥(おちい)る
德语: das Volk lebt in Elend und Not
故事: 战国末年,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、魏国,消灭了他们24万联军,然后去进攻楚国,假意与韩魏和好。楚国贵族黄歇给秦昭王上书说:“你把韩魏弄得民不聊生,他们最恨你,你如借道韩魏进攻楚国,他们军队倒戈一击怎么办?”
国语辞典: 民不聊生[ mín bù liáo shēng ]⒈ 人民无法生活下去。形容百姓生活非常困苦。也作「人不聊生」。【引】《史记·卷八九·张耳陈余传》:「头会箕敛,以供军费,财匮力尽,民不聊生。」《文明小史·第九回》:「不料是日正值本府设局开捐,弄得民不聊生,怨声载道。」【近】民不堪命 民生凋敝 【反】民康物阜 国泰民安 户有余粮 家给人足
引证解释: ⒈ 人民无法生活下去。【引】《史记·张耳陈馀列传》:“百姓罢敝,头会箕敛,以供军费,财匱力尽,民不聊生。”后蜀 何光远 《鉴诫录·判木夹》:“及 微子 去, 比干 剖, 箕子 奴,民不聊生,皇天厌之,国人弃之。”《警世通言·范鳅儿双镜重圆》:“建州 饥荒,斗米千钱,民不聊生。”夏衍 《秋瑾传》:“在上荒淫无度,在下民不聊生。”
繁體解析: 老百姓無以爲生,没有辦法生活下去。《史記·春申君列傳》:“人民不聊生,族類離散。” 聊:依賴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