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qfmi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名士:指恃才放达不拘小节的人。名士的风度和习气。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。
出处: 《后汉书·方术传论》:“汉世这所谓名士者,其风流可知矣。”
例句: 好好!咱们~,下该洒脱些才是。 ★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十一回
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含褒义,指名士的风度和气韵。
感情: 褒义
英语: the elegance of talents
国语辞典: 名士风流[ míng shì fēng liú ]⒈ 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名士风度和习气。【引】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「理义所得,优劣乃复未辨;然门庭萧寂,居然有名士风流,殷不及韩。」《文明小史·第三一回》:「咱们名士风流,正该洒脱些才是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指名士的风度、气韵。【引】《后汉书·方术传论》:“汉 世之所谓名士者,其风流可知矣。”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有人问 袁侍中 曰:‘ 殷仲堪 何如 韩康伯 ?’答曰:‘……门庭萧寂,居然有名士风流, 殷 不及 康。’”⒉ 魏 晋 文士尚玄学鄙礼法,故后世多以“名士风流”指文人放达潇洒的风貌。【引】清 沉初 《西清笔记·记名迹》:“文敏 图其景絶妙,树木森秀,气象开远,堂中宾主坐对,妓奉觴侍,人仅寸许,而尽态极研,具见名士风流之致。”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愫方 有三十岁上下的模样,生在 江 南的世家,父亲也是个名士。名士风流,身后非常萧条。”
繁體解析: 名士:指恃才放達不拘小節的人。名士的風度和習氣。指有才學而不拘禮法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