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kqgu 热度: 常用 年代: 近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连动式
解释: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,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。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,制造声势,开辟道路。
出处: 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卷六:“时而作一得意想,便仿佛坐在四人大轿里,鸣锣开道的去接印一般。”
例句: 汽笛一声长鸣,好像在为他鸣锣开道。
正音: “鸣”,不能读作“wū”。
辨形: “鸣”,不能写作“呜”。
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感情: 贬义
近义: 摇旗呐喊、鸣锣喝道
反义: 无声无息
英语: clear the way for
俄语: проложить дорогу
日语: 大いに世論(せろん)をかき立(た)てること
国语辞典: 鸣锣开道[ míng luó kāi dào ]⒈ 古时官吏出行,轿前有人敲锣清道。【引】《文明小史·第一回》:「三人会齐,立刻鸣锣开道,齐奔西门外高升店而来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亦作“鸣锣喝道”。⒉ 封建官吏出行,有人在前面敲锣,吆喝行人回避。【引】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:“落后便是那河臺鸣锣喝道前呼后拥的过去。”《文明小史》第十回:“其实这教士同这一帮秀才,听了鸣锣喝道之声,早已晓得知府来到。”《糊涂世界》卷六:“时而作一得意想,便仿佛坐在四人大轿里,鸣锣开道的去接印一般。”聂绀弩 《阔人礼赞》:“他走路的时候……大摇大摆,气焰万丈。即使是他独自一人,没有人在前面替他鸣锣开道。”⒊ 比喻为某事物的出现大造舆论,开辟道路。【引】秦牧 《艺海拾贝·核心》:“为共产主义的新生事物鸣锣开道,鞭挞、清除一切剥削阶级的腐朽事物。”郭小川 《春暖花开》诗之五:“向大地索取财富,向高山索取珍宝!春风动,正为我们鸣锣开道。”
繁體解析: 古代社會官吏齣行,前麵有人打鑼,要老百姓讓路躲開。現比喻爲某種事物的齣現製造輿論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