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ragt 热度: 生僻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比喻心心相印、会心。
出处: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七佛·释迦牟尼佛》:“世尊在灵山会上,拈花示众,是时众皆默然,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。”
例句: 伊为新至我,我是旧来伊,~,心是口。 ★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巧怖》
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彼此心意一致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相视而笑
引证解释: ⒈ 亦省作“拈花”。【引】《五灯会元·七佛·释迦牟尼佛》:“世尊在 灵山 会上,拈花示众,是时众皆默然,唯 迦叶尊者 破颜微笑。世尊云:‘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付嘱 摩訶迦叶。’”明 通容 《祖庭钳锤录》附《宗门杂录》:“王荆公 语 佛慧泉禪师 云:‘余顷在翰苑偶见《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》三卷,谓 梵王 至 灵山 以金色波罗夷花献佛,捨身为床座,请佛説法。世尊登座拈花示众,人天百万悉皆罔措。独有 金色头陀 破颜微笑。世尊云: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分付 摩訶迦叶。’”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巧怖》:“伊为新至我,我是旧来伊,拈花一笑,心是口,不劳詮諦。羡只羡你这乖菩萨,巧 阿弥,降魔秘诀授凭谁?”清 钱谦益 《寄严道彻太守》诗:“蒲团已悟拈花案,尺素争传倒薤书。”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闵预》:“学簪花而捨拈花,何为不可;倩贝叶以充红叶,何便如之。”
繁體解析: 比喻心心相印、會心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