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hjbt 热度: 生僻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。
出处: 《晋书·褚裒传》:“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:‘季野有皮里阳秋。’言其外无臧否,而内有所褒贬也。”
例句: 胸中褒贬,曰~。 ★宋·胡继宗《书言故事·事物譬类》
用法: 偏正式;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委婉曲折、皮里春秋、指桑骂槐
反义: 开门见山、心直口快、说一不二
英语: criticize mentally
国语辞典: 皮里阳秋[ pí lǐ yáng qiū ]⒈ 嘴里不说好坏,而心中有所褒贬。参见「皮里春秋」条。南朝宋·刘义庆也作「皮里春秋」。【引】《世说新语·赏誉下》:「桓茂伦云:『褚季野皮里阳秋』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同“皮里春秋”。 晋 简文帝 皇后名 春,晋 人避讳,以“阳”代“春”。【引】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桓茂伦 云:褚季野 皮里阳秋,谓其裁中也。”宋 欧阳修 《上胥学士偃启》:“裹阳秋於皮里,不言备乎四时,吞 云梦 於胸中,兼容尽於一介。”清 龚自珍 《调笑令》词:“烹茗,烹茗,閒数东南流品。美人俊辩风生,皮里阳秋太明。”
繁體解析: 指藏在心裏不説齣來的評論。“陽鞦”即“春鞦”,晉簡文帝(司馬昱)母鄭後名阿春,避諱“春”字改稱。這裏用來代錶“批評”,因爲相傳孔子修《春鞦》,意含褒貶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