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dgnp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珍异难得的宝物。
出处: 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东坡四》:“嗟呼,世不乏奇珍异宝,乏识者耳。”
例句: 卿既不受职,朕所有黄金白璧,奇珍异宝,惟卿所好。 ★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·李谪仙醉草吓蛮书》
正音: 珍,不能读作“zēn”。
辨形: 异,不能写作“义”。
辨析: 奇珍异宝与“无价之宝”有别:奇珍异宝侧重于强调极其罕见;一般指具体的东西;“无价之宝”侧重于强调价值无法估量;除指具体的东西外;还要指抽象的事物;如“信誉”、“团结”、“优良传统”等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
感情: 中性词
近义: 和璧隋珠、无价之宝、吉光片羽、希世之珍、稀世之宝
反义: 平淡无奇
英语: rare jewels and precious stones
国语辞典: 奇珍异宝[ qí zhēn yì bǎo ]⒈ 罕见的珍贵物品。元·秦?夫也作「异宝奇珍」。【引】《东堂老·第一折》:「出脱了些奇珍异宝,花费了些精银响钞。」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一》:「元来这个张大名唤张乘运,专一做海外生意,眼里认得奇珍异宝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谓罕见的珍贵宝物。【引】清 周亮工 《书影》卷二:“自经变故以来,凡天府奇珍异宝,流散人间,泯泯无闻者,何可胜数。”华山 《大戈壁之夜》:“﹝他﹞梦想着到全世界旅行:到 非洲,到 拉丁美洲 ……到没人去过的地方,去发现没人见过的奇珍异宝。”
繁體解析: 珍異難得的寶物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