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dune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(多含贬义)。
出处: 战国楚·屈原《涉江》:“余幼好此奇服兮,年既老而不衰。”
例句: 文革时期,人们思想禁锢,服饰单调,凡是漂亮鲜艳的服装都被看作是“奇装异服”而被打入冷宫。
正音: 奇,不能读作“jī”。
辨形: 装,不能写作“妆”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主语、定语;含贬义
感情: 褒义词
反义: 素装常服
英语: bizarre dress
俄语: экстравагантная одежда
日语: 奇異をてらった服装
德语: sonderbare Kleider(groteske Kostümierung)
法语: accoutrement
国语辞典: 奇装异服[ qí zhuāng yì fú ]⒈ 不同于社会风尚,造形奇特的服装。例如:「青少年标新立异的打扮,成了老一辈眼中的奇装异服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与社会上一般衣着式样不同的奇异服装。多含贬义。【引】鲁迅 《坟·从胡须说到牙齿》:“而有些人们偏要越俎代谋,说些无聊的废话,这真和女子非梳头不可的教育,‘奇装异服’者要抓进警厅去办罪的政治一样离奇。”韩北屏 《非洲夜会·撒哈拉的落日》:“他们男男女女,身穿奇装异服,且不说他们的不良政治企图,单说这副形象已够人讨厌。”
繁體解析: 與現時社會上一般人衣着式樣不同的服裝(多含貶義)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