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sxjj 热度: 常用 年代: 近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紧缩式
解释: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。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。
出处: 汉·应劭《风俗通义·世间多有见怪》:“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,形如蛇。宣畏恶之,然不敢不饮。”
例句: 金玦厖凉含隐痛,~负奇冤。 ★清·黄遵宪《感事》诗
正音: “影”,不能读作“jǐng”。
辨形: “杯”,不能写作“怀”。
辨析: 杯弓蛇影和“草木皆兵”;都有“把虚幻当真实;疑神疑鬼”的意思。但两者的喻体不同。除此以外;杯弓蛇影偏重于“妄自惊扰”;表示不必要的疑虑、惊慌;“草木皆兵”;偏重于“内心极其恐惧”;适用于形容战败者或畏敌者的疑惧心理。
用法: 复句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把虚幻误作真实,形容人神经过敏。
谜语: ODS、驰
感情: 中性
近义: 风声鹤唳、杯中蛇影、疑神疑鬼、杯蛇幻影、满腹疑团、弓影浮杯、杯影蛇弓、草木皆兵、楚弓遗影、八公山上、狐埋狐搰
反义: 坦然自若、安之若泰、若无其事、泰然自若、谈笑自若、处之泰然
英语: be jittery with imaginary fear
俄语: пугáться игры сóбственного воображéния
日语: 杯中の蛇影(だえい)。疑心暗鬼(ぎしんあんき)
故事: 有一年夏天,县令应郴请主簿(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)杜宣来饮酒。酒席设在厅堂里,北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弓。由于光线折射,酒杯中映入了弓的影子。杜宣看了,以为是一条蛇在酒杯中蠕动,顿时冷汗涔涔。但县令是他的上司,又是特地请他来饮酒的,不敢不饮,所以硬着头皮喝了几口。仆人再斟时,他借故推却,起身告辞走了。回到家里,杜宣越来越疑心刚才饮下的是有蛇的酒,又感到随酒入口的蛇在肚中蠕动,觉得胸腹部疼痛异常,难以忍受,吃饭、喝水都非常困难。
国语辞典: 杯弓蛇影[ bēi gōng shé yǐng ]⒈ 相传杜宣夏至日赴宴,见酒杯中似有蛇,不敢不饮。酒后胸腹极痛,医治不愈,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,形影如蛇,于是病痛立刻痊愈。见汉·应劭《风俗通义·卷九·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》。后比喻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惊惶。也作「杯底逢蛇」、「杯中蛇影」、「弓影杯蛇」、「弓影浮杯」、「影中蛇」。【近】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【反】处之泰然
引证解释: ⒈ 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怪神·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》载:杜宣 夏至日赴饮,见酒杯中似有蛇,然不敢不饮。酒后胸腹痛切,多方医治不愈。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,影如蛇,病即愈。 《晋书·乐广传》等亦有类似记述。后因以“杯弓蛇影”比喻疑神疑鬼,自相惊扰。【引】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四》:“况杯弓蛇影,恍惚无凭,而点缀铺张,宛如目睹。”清 黄遵宪 《感事》诗:“金玦厖凉含隐痛,杯弓蛇影负奇冤。”咏簪 《武昌两日记》:“当十八的那一天, 武昌 城里,风声鹤唳,杯弓蛇影,惊惊惶惶,比前几日更加厉害。”亦省作“杯蛇”。 明 归有光 《与徐子与》:“以彼机穽可畏,不胜杯蛇之疑。”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怪神·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》:“予之祖父 郴 为 汲 令,以夏至日请见主簿 杜宣,赐酒。时北壁上有悬赤弩,照於盃中,其形如蛇。 宣 畏恶之,然不敢不饮,其日便得腹腹痛切,妨损饮食,大用羸露,攻治万端,不为愈。后 郴 因事过至 宣 家闚视,问其变故,云畏此蛇,蛇入腹中。 郴 还听事,思惟良久,顾见悬弩,必是也。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輦载 宣 於故处设酒,盃中故復有蛇,因谓 宣 :‘此壁上弩影耳,非有他怪。’ 宣 意遂解,甚夷懌,由是瘳平。”后遂以“盃弓蛇影”喻疑神疑鬼,自相惊扰。 清 程麟 《此中人语·行素堂》:“又某乙游堂中,自言生平未尝信怪,且谓甲係盃弓蛇影也。”
繁體解析: 有人請客吃飯,掛在墻上的弓映在酒杯裏,客人以爲酒杯裏有蛇,迴去疑心中了蛇毒,就生病了(見于《風俗通義·怪神》)。比喻疑神疑鬼,妄自驚慌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