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dgnw 热度: 常用 年代: 近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悲天:哀叹时世;悯人:怜惜众人。指哀叹时世的艰难,怜惜人们的痛苦。
出处: 唐·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彼二圣一贤者,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?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。”
例句: 君生平绝口弗谈政治,独其~之怀,流露于不自觉,有如此者。 ★柳亚子《燕子龛遗诗序》
正音: “悯”,不能读作“wén”。
辨形: “悯”,不能写作“混”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对社会腐败与人疾苦感到悲。
感情: 中性
近义: 愁肠百结、忧心忡忡、恻隐之心、大慈大悲
反义: 木人石心、自得其乐、穷凶极恶、幸灾乐祸、残暴不仁、随遇而安
英语: bewail the times and pity the people
俄语: притвóрное милосéрдие
日语: 世の乱れを悲しみ,民の困窮を憂(うれ)える;社会の腐敗や人民の苦痛に義憤や不平を抱く
国语辞典: 悲天悯人[ bēi tiān mǐn rén ]⒈ 忧伤时局多变,哀怜百姓疾苦。【引】《老残游记·第一一回》:「坎水阳德,从悲天悯人上起的,所以成了个既济之象;兑水阴德,从愤懑嫉妒上起的,所以成了个革象。」【反】幸灾乐祸
引证解释: ⒈ 哀叹时世的艰辛,怜悯人民的疾苦。天,天命。指时世。【引】清 黄宗羲 《朱人远墓志铭》:“嗟乎! 人远 悲天悯人之怀,岂为一己之不遇乎!”清 袁枚 《随园随笔·经注平易》:“‘朝闻道’,谓闻有道之世,则夕死亦可。盖悲天悯人之意也。”聂绀弩 《略谈鲁迅先生的<野草>》:“什么是他的不变的东西呢?战斗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操。”
繁體解析: 對社會的腐敗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:抗戰時期,這位作傢以~的情懷關註社會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