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主出奴
入主出奴    繁体:入主出奴

拼音:rù zhǔ chū nú  注音:ㄖㄨˋ ㄓㄨˇ ㄔㄨ ㄋㄨˊ
分类:R | 收藏:0 | 评论: | 更新:2021-04-19 20:44:36 | 人气:0
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,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;把前者奉为主人,把后者当作奴仆。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。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入主出奴

五笔:    tybv    热度:    生僻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联合式

解释:    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,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;把前者奉为主人,把后者当作奴仆。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。

出处:    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入于彼,必出于此;入者主之,出者奴之;入者附之,出者污之。”

例句:    往往持以树门户,~,视他文人未尝显然标三先生为宗主者。 ★清·平步清《霞外捃屑》卷七

用法:    联合式;作谓语;含贬义

感情:    褒义词

反义:    一视同仁

英语:    sectarian views

国语辞典:    入主出奴[ rù zhǔ chū nú ]⒈  语本唐·韩愈〈原道〉:「其言道德仁义者,不入于杨,则入于墨;不入于老,则入于佛。入于彼,必出于此。入者主之,出者奴之。」指持有门户的成见,重视自己所信仰的,而轻视他人的信仰。【引】《明史·卷二三〇·马孟祯传》:「臣子分流别户,入主出奴,爱憎由心,雌黄信口,流言蜚语,腾入禁庭,此士习可虑也。」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意谓崇信一种说法,必然排斥另一种说法,以己所崇信者为主,以所排斥者为奴。后因以“入主出奴”指持有门户成见。【引】语出 唐 韩愈 《原道》:“其言道德仁义者,不入於 杨,则入於 墨 ;不入於 老,则入於佛。入於彼,必出於此。入者主之,出者奴之。”《明史·马孟祯传》:“臣子分流别户,入主出奴,爱憎由心,雌黄信口,流言蜚语,腾入禁庭,此士习可虑也。”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论文·积素斋文》:“自餘望影藉响者流,往往持以树门户,入主出奴,视他文人未尝显然标三先生为宗主者,几若歧而异之。”

繁體解析:    韓愈《原道》:“入于彼,必齣于此;入者主之,齣者奴之;入者附之,齣者污之。”意思是説崇信了一種説法,就必然會排斥另一種説法;把前者奉做主人,把後者當做奴僕;附和前者,污衊後者。後來用“入主齣奴”比喻在學術上持門戶之見。

上一篇:入孝出悌

下一篇:缛礼烦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