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rffw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补充式
解释: 指彻底干净,毫无存留。同“扫地俱尽”。
出处: 南朝·梁·任昉《天监三年笨秀才文》:“百王之敝,齐李斯甚,衣冠礼乐,扫地无余。”
例句: 清·刘大櫆《焚书辨》:“则曰诗书至秦一炬,而扫地无余,此与耳食何异?”
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清扫干净。
感情: 中性
英语: sweep the floor(nothing left)
国语辞典: 扫地无余[ sǎo dì wú yú ]⒈ 全数摧毁,荡然无存。【引】南朝梁·任昉〈天监三年策秀才文〉:「衣冠礼乐,扫地无余。」宋·苏轼〈代张方平谏用兵书〉:「数年以来,公私窘乏,内府累世之积,扫地无余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同“扫地俱尽”。【引】南朝 梁 任昉 《天监三年策秀才文》:“百王之敝, 齐 季斯甚,衣冠礼乐,扫地无餘。”宋 苏轼 《代张方平谏用兵书》:“数年以来,公私窘乏,内府累世之积,扫地无餘。”清 刘大櫆 《焚书辨》:“后之学者,见 秦 有焚书之令,则曰《诗》《书》至 秦 一炬而扫地无餘,此与耳食何异?”亦作“扫地无遗”。 《晋书·惠帝纪》:“帝令 方(张方 )具车载宫人寳物…… 魏 晋 已来之积扫地无遗矣。”宋 司马光 《论复置丰州札子》:“庆历 初, 拓跋元昊 攻陷州城,州民及三寨蕃族,尽为所虏,扫地无遗。”
繁體解析: 指徹底幹净,毫無存留。同“掃地俱盡”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