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hgtf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升上天空,钻入地下。形容神通广大。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。
出处: 唐·李复言《续玄怪录·卢仆射从史》:“吾已得炼形之术也,其术自无形成而炼成三尺之形,则上天入地,乘云驾鹤,千变万化,无不可也。”
例句: 待贫道就在坛中,飞出元神,不论~,好歹寻著娘娘。 ★清·洪昇《长生殿》第四十六出
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无所畏惧。
感情: 中性
近义: 踢天弄井
英语: ascend to the heaven or descend to earth
国语辞典: 上天入地[ shàng tiān rù dì ]⒈ 升上天空,钻入地底。比喻神通广大。【引】唐·李复言《续幽怪录·卷二·卢仆射从史》:「吾已得炼形之术也,其术自无形而炼成三尺之形,则上天入地,乘云驾鹤,千变万化,无不可也。」⒉ 比喻无所畏惧。【引】《群音类选·官腔类·卷一一·双忠记·烹妾激军》:「君既为王家死义,妾身敢故推?要我上天入地,只索投去。」《三国演义·第四一回》:「我上天入地,好歹寻主母与小主来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升上天空,钻入地下。形容神通广大。【引】唐 李復言 《续幽怪录·卢僕射从史》:“吾已得炼形之术也,其术自无形而炼成三尺之形,则上天入地,乘云驾鹤,千变万化,无不可也。”⒉ 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。【引】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一回:“﹝ 赵云 ﹞又着二卒扶护 简雍 先去报与主人:‘我上天入地,好歹寻主母与小主人来。’”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十七章:“看他那股上天入地的劲头吧!为了筹办进山的事务, 下堡村 一跑, 黄堡镇 一跑。”
繁體解析: 升上天空,鑽入地下。形容神通廣大。也比喻爲實現某種目的而四處奔走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