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didi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主谓式
解释: 石头沉到海底。比喻从此没有消息。
出处: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他若是不来,似石沉大海。”
例句: 至第三日,又带了几个水手,分头寻找,也是枉然。一连找了数日,竟似~。 ★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十二回
正音: “沉”,不能读作“cèn”。石”,不能读作“dàn”。
辨析: 石沉大海和“杳无音信”;都有“得不到一点音信”的意思;常可通用或连用;但石沉大海除一点消息也得不到的意思外;还有见不到一点踪影的意思;“杳无音信”仅指得不到一点消息。
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谜语: 运石船沉了
感情: 贬义
近义: 海中捞月、称锤落井、杳如黄鹤、去如黄鹤、杳无音信、海底捞针、销声匿迹、石投大海、不知去向、泥牛入海、杳无消息
反义: 捷报频传、死灰复燃
英语: never to be seen or heard of again
俄语: как в воду кáнуть
日语: あとかたもない,音沙汰(おとさた)がない
国语辞典: 石沉大海[ shí chén dà hǎi ]⒈ 比喻人去不见踪影、杳无音讯或事情没有下文。元·杨文奎也作「石投大海」。【引】《儿女团圆·第二折》:「他可便一去了呵,石沉大海。」《镜花缘·第九八回》:「只等号砲一响,就冲杀过去,那知等之许久,竟似石沉大海。」【近】杳如黄鹤 杳无消息 杳无音信 泥牛入海 海底捞针 去如黄鹤
引证解释: ⒈ 亦作“石沉大海”。比喻无影无踪,杳无信息或事情没有下文。【引】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他若是不来,似石沉大海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六一回:“胡太医 説是气冲血管,热入血室,亦取将药来吃下去,如石沉大海一般。”《镜花缘》第三二回:“一连找了数日,竟似石沉大海。”鲁迅 《而已集·反“漫谈”》:“于是听话的属员,便纷纷大上其条陈。久而久之,全如石沉大海。”
繁體解析: 像石頭掉到大海裏一樣,不見蹤影,比喻始終没有消息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