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带重还
拾带重还    繁体:拾帶重還

拼音:shí dài zhòng huán  注音:ㄕˊ ㄉㄞˋ ㄓㄨㄥˋ ㄏㄞˊ
分类:S | 收藏:0 | 评论: | 更新:2021-04-19 20:44:36 | 人气:0
比喻拾到财物,物归原主,不占为己有。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拾带重还

五笔:    rgtg    热度:    一般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紧缩式

解释:    比喻拾到财物,物归原主,不占为己有。

出处:    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,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,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,裴度守候着还了她。见宋·丁用晦《芝田录·裴度》。

用法:    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感情:    中性

近义:    物归原主

故事:    传说唐朝时期,宰相裴度年少时游览香山寺,捡到一个妇人遗失的三条宝带,尽管他很喜欢,但是他不据为己有,而是在原地等待失主的到来,原来是这个妇人借来为她父亲脱罪用的。裴度毫不犹豫地还给他。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相传 唐 宰相 裴度 少时游 香山寺,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,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, 裴度 守候着还了她。见 宋 丁用晦 《芝田录·裴度》。后以喻拾到财物,物归原主,不占为己有。【引】《警世通言·吕大郎还金完骨肉》:“这不意之财,虽则取之无碍,倘或失主追寻不见,好大一场气闷。古人见金不取,拾带重还。我今年过三旬,尚无子嗣,要这横财何用!”

繁體解析:    比喻拾到財物,物歸原主,不占爲己有。

上一篇:拾陈蹈故

下一篇:拾金不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