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iigc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汇:排泄。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。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。
出处: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德山门下,水泄不通。”
例句: 热心的读者除邮局汇捐款络绎不绝外,每天到门口来亲交捐款的,也挤得~。 ★邹韬奋《经历·社会的信用》
正音: “泄”,不能读作“shì”;“通”,不能读作“tòng”。
辨形: “泄”,不能写作“泻”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补语;形容道路阻塞。
谜语: 江淹;泥堵河
歇后语: 马勺里洗菜
感情: 中性
近义: 熙熙攘攘、比肩继踵、人山人海、观者如堵、风雨不透、水楔不通
反义: 川流不息、四通八达、畅通无阻
英语: be so jammed as to be impassable(be watertight that not even a drop of water could trickle through)
俄语: яблоку негде упáсть(плотным кольцом)
日语: 人がぎっしり詰(つ)まっている
德语: so dicht gedrǎngt,daβ kein Wasser durchflieβen kann
法语: impénétrable(foule compacte)
国语辞典: 水泄不通[ shuǐ xiè bù tōng ]⒈ 连水都无法流通。比喻防备极严密。亦用以形容拥挤不堪。也作「水泄不通」。【引】《三国演义·第九二回》:「近闻诸葛亮杀败夏侯楙,困于南安,水泄不通,安得有人自重围之中而出?」《儒林外史·第五回》:「众回子因汤知县枷死了老师夫,闹将起来,将县衙门围的水泄不通。」【近】人山人海 【反】畅通无阻
引证解释: ⒈ 亦作“水楔不通”。亦作“水洩不通”。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。【引】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:“﹝ 楚王 ﹞勑既下,水楔不通,州县相知,牓标道路。”《五灯会元·龙门远禅师法嗣·龙翔士珪禅师》:“直得凡圣路絶,水泄不通。”元 宫天挺 《范张鸡黍》第一折:“三座衙门,把的水洩不通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九二回:“姜维 谓 马遵 曰:‘近闻 诸葛亮 杀败 夏侯楙,困於 南安,水泄不通,安得有人自重围之中而出?’”叶圣陶 《倪焕之》十:“但门外的人并不灰心,挤得几乎水泄不通,闹嚷嚷地等待那门偶或一开,便可有一瞥的希望。”
繁體解析: 形容十分擁擠或包圍得非常嚴密,好像連水都不能泄齣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