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bfbt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和:声音相应。自己没有主见,别人怎么说,就跟着怎么说。
出处: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一回:“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,实非本心。”
例句: 放翁(陆游)晚年有得,非~以道学为名高者矣。 ★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》卷六
正音: “和”,不能读作“hé”。
辨形: “附”,不能写作“符”。
辨析: 见“人云亦云”。
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
谜语: 伴唱
歇后语: 瞎子看灶火
感情: 贬义
近义: 逢场作戏、见风使舵、拾人牙慧、吠形吠声、随波逐流、随声趋和、吠影吠声、矮人看戏、人云亦云、矮子看戏、耳软心活
反义: 独出心裁、各持己见、各抒己见、独具匠心、独立思考、独持异议
英语: parrot the opinions of others
俄语: петь с чужого голоса поддáкивать
日语: 付和(ふわ)する,人(ひと)のしり馬(うま)に乗(の)る
德语: anderen nach dem Mund reden(js Standpunkte nachbeten)
法语: suivre aveuglément l'opinion générale
国语辞典: 随声附和[ suí shēng fù hè ]⒈ 自己没有主见,只能迎合他人的意见。【引】《文明小史·第五〇回》:「底下便哄然叫起好来。劳航芥虽是不懂,却要随声附和,把巴掌拍得一片声响。」《近十年之怪现状·第八回》:「众人也有随声附和的,说得薇园心中没了主意,究不知他是甚么,卖甚么药。」【近】吠影吠声 人云亦云 耳软心活 【反】独持异议 各持己见
引证解释: ⒈ 谓自己无主见,别人怎么说,自己也跟着怎么说。【引】宋 魏了翁 《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论》:“人至於忠忱体国,真实任事,则图惟国事之济,言虑所终,事惟其是,而岂肯随声附和,以侥倖万一乎!”明 朱国祯 《涌幢小品·宫殿》:“世宗 既改大礼,恚羣臣力争,遂改郊改庙,一切变易从新,并改殿名,大臣随声附和,举朝皆震慴不敢言。”鲁迅 《呐喊·端午节》:“他两颊都鼓起来了,仿佛气恼这答案正和他的议论‘差不多’,近乎随声附和模样。”亦作“随声趋和”。 宋 孔炜 《文安谥议》:“其学务穷本原,不为章句训詁,其持论雄杰卓立,不苟随声趋和。”
繁體解析: 自己没有主見,人傢説什麼,也跟着説什麼。和(hè)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