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rctg 热度: 生僻 年代: 近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连动式
解释: 骊:古指黑龙。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。原指冒大险得大利。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,措辞扼要,得到要领。
出处: 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取石来锻之。夫千金之珠,必在九重之渊,而骊龙颔下,子能得珠者,必遭其睡也。使骊龙而寤,子尚奚微之有哉?”
例句: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烟消云散》:“我一定说实话,你老兄一开头就探骊得珠了。”
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;比喻做文章能扣紧主题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探骊获珠
反义: 文不对题
英语: write and bring out important points from a mass of facts as one who plucks a pearl from the black dragon
故事: 战国时期有人去游说宋王,宋王一时糊涂相信了他,而且赐他十辆车。这人就骄傲地在庄周面前夸耀,庄周给他讲故事:有人在黄河得到一颗骊龙嘴里的珍珠,他父亲说他是趁骊龙睡着时偷到的,让他把珍珠砸了,以免骊龙来报复。
国语辞典: 探骊得珠[ tàn lí dé zhū ]⒈ 骊珠,相传为藏在骊龙颔下的宝珠。骊龙栖息深渊中,欲取得骊珠,必须潜入深渊,待骊龙入睡后,再俟机窃取。典出《庄子·列御寇》。本指获得极为珍贵的宝物。后引申为写作文章能抓住重点,深得题旨的精髓。也作「探珠骊颔」。
引证解释: ⒈ 传说古代有个靠编织蒿草帘为生的人,其子入水,得千金之珠。他对儿子说:这种珠生在九重深渊的骊龙颔下。你一定是趁它睡着摘来的,如果骊龙当时醒过来,你就没命了。事见《庄子·列御寇》。后以“探驪得珠”喻应试得第或吟诗作文能抓住关键。【引】清 陈其元 《庸闲斋笔记·蒋振生书法论》:“其书法论一篇,聚古人大旨于数百言之中,如探驪得珠,觉前贤纷纷议论,均为饶舌矣。”亦省作“探珠”、“探驪”、“探驪珠”。 唐 李白 《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》诗:“抱石耻献玉,沉泉笑探珠。”后蜀 何光远 《鉴诫录·四公会》:“白公 览诗曰:‘四人探驪,吾子先获其珠,所餘鳞甲何用?’三公於是罢唱。”程善之 《寄洪棣臣金陵》诗:“倾觴尽醉狂歌呼,兴酣题句探驪珠。”王毓岱 《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》:“挥毫惊倚马,鬮韵想探驪。”
繁體解析: 《莊子·列禦寇》上説,黃河邊上有人泅入深水,得到一顆價值韆金的珠子。他父親説:“這樣珍貴的珠子,一定是在萬丈深淵的黑龍下巴底下取得,而且是在它睡時取得的。”後來用“探驪得珠”比喻做文章扣緊主題,抓住要領(驪:黑龍)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