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kqkp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啼:哭;号:叫。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。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。
出处: 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冬暖而儿号寒,年丰而妻啼饥。”
例句: 值岁凶,~。 ★清·王晫《今世说·贤媛》
正音: 号,不能读作“hào”。
辨形: 号,不能写作“嚎”。
辨析: 啼饥号寒和“饥寒交迫”;都表示“挨饿受冻”的意思;但啼饥号寒偏重形容当事人受“迫”的反应为“啼”和“号”是有声的;“饥寒交迫”偏重形容当事人受“迫”是无声的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人民饥寒交迫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哀鸿遍野、嗷嗷待哺、饔飧不继、贫病交加、饥寒交迫
反义: 丰衣足食、饱食暖衣、家给人足、延年益寿
英语: cry from hunger and cold
德语: vor Hunger und Kǎlte wimmern(in tiefstem Elend leben)
国语辞典: 啼饥号寒[ tí jī háo hán ]⒈ 因饥饿寒冷而啼哭。语本唐·韩愈〈进学解〉:「冬暖而儿号寒,年丰而妻啼饥。」形容饥寒交迫,极为贫困。清·王晫。【引】《今世说·卷七·贤媛》:「宗定九,少时奉母陈,家居,值岁凶,啼饥号寒。」【近】饥寒交迫 【反】丰衣足食
引证解释: ⒈ 形容贫困之极。【引】语出 唐 韩愈 《进学解》:“冬煖而儿号寒,年丰而妻啼饥。”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某太医》:“少子亦不肖,遂落魄,啼饥号寒,迄今不止云。”鲁迅 《三闲集·在钟楼上》:“故‘花呀月呀’,不出于啼饥号寒者之口。”
繁體解析: 因飢餓寒冷而哭啼,形容生活極端貧睏。號(háo)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