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ymry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披靡:草木随风倒伏。草一遇到风就倒伏了。比喻军队毫无斗志,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,没有交锋就溃散了。
出处: 汉·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应风披靡,吐芳扬烈。”《汉书·杜周传》:“天下莫不望风而靡,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,骨肉亲属莫不股粟。”
例句: 我军所到之处,敌人~,人民欢声雷动。 ★毛泽东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》
正音: 靡,不能读作“mí”。
辨形: 靡,不能写作“糜”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
感情: 贬义词
近义: 节节失利、丢盔弃甲、节节败退、风声鹤唳、一触即溃、溃不成军、望风而逃、望风而靡、一败涂地
反义: 战无不胜、风声鹤唳、锐不可当、所向无敌、所向披靡、溃不成军、势如破竹、百战百胜
英语: bend to the wind
俄语: обращаться в паническое бегство(бежать в панке)
日语: 草木も靡(なび)く
德语: in Panik flüchten
法语: s'en aller à la débandade
故事: 西汉时期,文学家司马相如写《上林赋》虚设楚国的子虚和齐国乌有两人丰富的言论,极力铺陈太子上林苑的繁华。上林苑面积很大,有八条河流奔腾不息,各种珍奇禽兽无所不有。花草树木到处都是,草木随风摇荡起伏像大海中的波浪。
国语辞典: 望风披靡[ wàng fēng pī mǐ ]⒈ 草木随风伏倒。形容为强大的气势所压倒,或为敌人气势所震慑,未作战就溃败了。也作「望风而靡」。【引】《元史·卷一五〇·张荣传》:「诘旦,敌兵整阵至,荣驰之,望风披靡,夺战船五十艘。」《痛史·第六回》:「未曾交绥,先自望风披靡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谓草木随风倒伏。后用“望风披靡”比喻为敌人强大的气势所压倒。形容军无斗志。【引】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应风披靡,吐芳扬烈。”《元史·张荣传》:“荣 驰之,望风披靡,夺战船五十艘。”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避兵失侣》:“吾自起兵以来,攻城掠地,势如破竹, 河 北州县已望风披靡。”朱光潜 《选择与安排》:“要塞既下,主力既破,其馀一切就望风披靡,不攻自下。”
繁體解析: 形容軍隊毫無鬥誌,老遠看見對方的一點影子,没有交鋒便潰敗了。披靡(pīmǐ):草木隨風倒伏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