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yshi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连动式
解释: 原意是梅子酸,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,因而止渴。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,用空想安慰自己。
出处: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:“魏武行役失汲道,军皆渴,乃令曰:‘前有大梅林,饶子,甘酸可以解渴。’士卒闻之,口皆出水,乘此得及前源。”
例句: 鸾拆书看了,虽然不曾定个来期,也当画饼充饥,~。 ★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三十四
辨形: 渴,不能写作“喝”。
辨析: 望梅止渴和“画饼充饥”;都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;常可通用。但望梅止渴表示空等、空想;没有实际行动;而“画饼充饥”往往有聊以替代的画饼的行为。
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谜语: 最有效的止渴办法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说梅止渴、纸上谈兵、聊以自慰、止渴望梅、指雁为羹、画饼充饥
反义: 名副其实、实事求是、脚踏实地
英语: vain hopes
俄语: утолять жажду мечтой о клубнике
法语: se repaǐtre d'illusion(apaiser sa soif en regardant les fruits des pruniers)
故事: 东汉末年,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,一路行军,走得非常辛苦。时值盛夏,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,散发着巨大的热量,大地都快被烤焦了。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,十分疲乏。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,没有人烟,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。将士们想尽了办法,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。头顶烈日,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,大汗淋淋,可是又找不到水喝,大家都口干舌燥,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,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,鲜血直淌。每走几里路,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,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,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。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,心里非常焦急。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,在山岗上极目远眺,想找个有水的地方。可是他失望地发现,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,干旱的地区大得很。再回头看看士兵,一个个东倒西歪,早就渴得受不了,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。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,他在心里盘算道:这一下可糟糕了,找不到水,这么耗下去,不但会贻误战机,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,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,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? 曹操想了又想,突然灵机一动,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。他就在山岗上,抽出令旗指向前方,大声喊道:“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,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,大家再坚持一下,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!”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,想起梅子的酸味,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,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,精神也振作起来,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。就这样,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。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,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。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,不要一味畏惧不前,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,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,到达成功的彼岸。
国语辞典: 望梅止渴[ wàng méi zhǐ kě ]⒈ 曹操率兵行军至途中,士兵干渴难耐,曹操就骗士兵前有梅林,梅子又酸又甜,诱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。典出南朝宋·刘义庆也作「说梅止渴」、「望梅消渴」。【引】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。后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。《警世通言·卷三四·王娇鸾百年长恨》:「鸾拆书看了,虽然不曾定个来期,也当画饼充饥,望梅止渴。」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一五》:「却那里得这银子来!只好望梅止渴,画饼充饥。」【近】割肉医疮 画饼充饥
引证解释: ⒈ 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。【引】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:“魏武 行役失汲道,军皆渴,乃令曰:‘前有大梅林,饶子,甘酸可以解渴。’士卒闻之,口皆出水,乘此得及前源。”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讥谑》:“吴 人多谓梅子为‘曹公’,以其尝望梅止渴也。”明 贾仲名 《对玉梳》第二折:“这廝他不知死飞蛾投火,你要我便是望梅止渴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五:“却那里得这银子来!只好望梅止渴,画饼充饥。”茅盾 《路》七:“骗谁呀?你是在那里望梅止渴!”
繁體解析: 《世説新語·假譎》記載,三國時,曹操帶兵長途行軍,士兵們都很口喝,曹操便説:“前麵就是一大片梅林,結了許多梅子,又甜又酸,可以解渴。” 士兵們聽了,嘴裏都流口水,一時也就不渴了。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,衹好用空想來加以安慰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