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yyty 热度: 常用 年代: 近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连动式
解释: 文:文字,指字面;义:意义。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,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,做出不确切的解释。
出处: 清·张之洞《輶轩语·语学》:“空谈臆说,望文生意。”
例句: (1)学习生词生字一定不能望文生义。 (2)有的人读书,只从表面看,不弄清背景,因此不免望文生义,深入不下去。
辨形: 义,不能写作“意”。
辨析: 望文生义和“顾名思义”;都表示由一点想到另一点;但望文生义是指阅读时不推求、领会文字的真正含义;只按照字面做牵强附会的理解;其“生义”的对象是“文”;“顾名思义”则是指看到名称就可能揣测到其真正的意义;“思义”的对象是“名”。
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谜语: 猜谜意解
感情: 贬义词
近义: 妄生穿凿、不求甚解、断章取义、望文生训、顾名思义
反义: 字斟句酌、精益求精、贯通融会、融会贯通
英语: take the words too literally
俄语: судить по словам
德语: am Text kleben,ohne den Sinn zu verstehen
法语: interpréte de manière trop littérale
国语辞典: 望文生义[ wàng wén shēng yì ]⒈ 穿凿附会字面上的意思,而不求了解词句正确的内容。也作「缘文生义」。【引】《孽海花·第四回》:「不论一名一物,都要有切实证据,才许你下论断,不能望文生义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不推求词句的确切涵义,只从字面上去附会,作出错误的解释。【引】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胡注望文生义之误》:“昔 顾涧翁 谓 梅磵 虽熟乙部,间有望文生义,乃违本事。”清 张之洞 《輶轩语·语学》:“空谈臆説,望文生义。”胡适 《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》四:“‘望文生义’的例,如《老子》‘行于大道,唯施是畏’, 王弼 与 河上公 都把‘施’当作‘施为’解。 王念孙 证明‘施’字当读为‘迆’,作‘邪’字解。”亦作“望文生训”。 清 朱骏声 《说文通训定声·临部》:“《左襄二十六传》‘王夷师熸’ 杜 注:‘ 吴 楚 之间谓火灭为熸。’按即‘潜’字之变, 杜 望文生训耳。”
繁體解析: 不了解詞句的確切涵義,衹從字麵上牽强附會地作解釋。清張之洞《軒語·語學》:“空談臆説,望文生義。”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