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frdn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动宾式
解释: 顾:顾虑;忌:忌惮。没有什么顾虑、畏惧。
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一回:“当初原为遮人耳目起见,不得不如此;等到后来张太太把抵押的凭据禀了上头存了案,他却无所顾忌了。”
例句: (1)他在众人面前,谈笑自若,无所顾忌。 (2)在宁静的图书馆里,张宁一个人无所顾忌地嗑着瓜子,影响特别不好。
正音: 所,不能读作“shuǒ”。
辨形: 忌,不能写作“记”。
辨析: 无所顾忌和“毫不在乎”都有不顾虑;不放在心上的意思。但无所顾忌是贬义成语;偏重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;表现在行动、语言上;而“毫不在乎”是中性成语;表示不在乎的态度。
用法: 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肆无忌惮、毫不在乎
反义: 畏首畏尾
英语: stick/stop at nothing
日语: はばかるところがない
国语辞典: 无所顾忌[ wú suǒ gù jì ]⒈ 什么都不惧怕顾忌。宋·苏轼也作「无所畏忌」。【引】《晋书·卷六六·陶侃传》:「称肆纵丑言,无所顾忌,要结诸将,欲阻兵构难。」《应诏集·策略三》:「使其心无所顾忌,故能尽其才而责其威功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没有什么顾虑和惧怕。【引】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丰惲 等见 震 连切諫不从,无所顾忌,遂诈作詔书,调发司农钱穀、大匠见徒材木,各起家舍、园池、庐观,役费无数。”《宋书·颜延之传》:“﹝ 延之 ﹞昧利苟得,无所顾忌。”鲁迅 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试案尔时人性,莫不絶异其前,入於自识,趣於我执,刚愎主己,於庸俗无所顾忌。”亦作“无所顾惮”。 《周书·宣帝纪》:“唯自尊崇,无所顾惮;国典朝仪,率情变改。”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