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tnob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主谓式
解释: 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。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,勾结在一起。
出处: 《易·系辞上》:“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。”
例句: 自古道:~。过迁性喜游荡,就有一班浮浪子弟引诱打合。 ★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七
辨形: 以,不能写作“依”。
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贬义
谜语: 百货仓库;仓库盘点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人以群分、臭味相投、同流合污、一路货色
反义: 格格不入、水火不容
英语: like draws to like.
俄语: одного поля ягода
日语: 類(るい)は友(とも)を呼(よ)ぶ
德语: gleich und gleich gesellt sich gern
法语: qui se ressemble s'assemble
故事: 战国时期,齐宣王要辩士淳于髡推荐贤士,他一天就推荐七个,宣王感到惊讶,问是不是在滥竽充数。淳于髡说:“鸟有鸟类,兽有兽类。只能到山上才能采到柴胡,这就是物各有类,我经常与贤人打交道,因此可以为您推荐更多的贤人。”
国语辞典: 物以类聚[ wù yǐ lèi jù ]⒈ 原指性质相近的东西常聚集在一起。语本后多比喻坏人互相勾结。【引】《易经·系辞上》:「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,吉凶生矣。」《醒世恒言·卷一七·张孝基陈留认舅》:「自古道:『物以类聚』。过迁性喜游荡,就有一班浮浪子弟引诱打合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亦作“物以群分”。谓同类的东西或人常集聚在一起。【引】《易·繫辞上》:“方以类聚,物以羣分。”《南史·王融传》:“融 曰:‘物以羣分,方以类聚。君长东隅,居然应嗜此族。’”《五灯会元·曹洞宗·护国钦禅师》:“如藤倚树,物以类聚。”《醒世恒言·张孝基陈留认舅》:“自古道:物以类聚。 过迁 性喜游荡,就有一班浮浪子弟引诱打合。”巴金 《致<十月>》:“好作品喜欢和好文章排列在一起,这也是所谓‘物以类聚’吧。”
繁體解析: 《周易·繫辭上》:“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。” 意思是同類的東西聚在一起。後用“物以類聚”比喻壞人彼此臭味相投,勾結在一起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