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dgyw 热度: 生僻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《春秋》一书中,“夏五”后缺“月”字,“郭公”下未记事。比喻文字脱漏。
出处: 《春秋·桓公十四年》:“十有四年春正月,公会郑伯于曹。无冰。夏五。”《春秋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冬,戎侵曹。曹羁出奔陈。赤归于曹。郭公。”
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文字脱漏
感情: 褒义词
国语辞典: 夏五郭公[ xià wǔ guō gōng ]⒈ 比喻缺漏的文字。参见「郭公夏五」条。
引证解释: ⒈ “夏五”及“郭公”均为《春秋》经文脱漏之处。后因以“夏五郭公”比喻文字有残缺。【引】《春秋·桓公十四年》:“夏五。”杜预 注:“不书月,闕文。”又《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郭公。”杜预 注:“无传,盖经闕误也。”
繁體解析: 《春鞦》一書中,“夏五”後缺“月”字,“郭公”下未記事。比喻文字脫漏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