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xqpu 热度: 常用 年代: 近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原指音乐的余音。比喻言外之意,即在话里间接透露,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。
出处: 南朝宋·范晔《狱中与诸甥侄书》:“弦外之意,虚响之音,不知所从而来。”
例句: 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,那一句是~。 ★刘半农《奉答王敬轩先生》
用法: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言外之意。
谜语: 半月谈;飞鸣镝;此时无声胜有声
感情: 中性
近义: 弦外有音、行间字里、弦外之意、意在言外、言外之意、字里行间、音在弦外、话中有话
反义: 意在言外
英语: implication(an implied meaning between the lines)
俄语: подтекст(тонкий намёк)
德语: Beiklang(Anspielung)
法语: sous-entendu(ce qu'on lit entre les lignes)
国语辞典: 弦外之音[ xián wài zhī yīn ]⒈ 比喻言外之意。也作「弦外之意」。例如:「他话中有话,颇有弦外之音。」【近】言外之意
引证解释: ⒈ 喻言外之意。【引】叶圣陶 《李太太的头发》:“女儿的弦外之音,不是说剪发的事应该让十七八、廿二三的女青年们专利,再长大点儿的也来剪,就是恶劣和丑态么?”李六如 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二卷第十一章:“谭延闿 的这弦外之音,微露出对 胡汉民 有些不满之意。”孙犁 《秀露集·文学和生活的路》:“安徒生 很多作品用旁敌侧击的写法,有很多弦外之音,这是很高的艺术。”⒉ 絃外之音:同“弦外之音”。喻指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。参见“絃外之意”。【引】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三:“东坡 近体诗,少藴酿烹炼之功,故言尽而意亦止,絶无絃外之音,味外之味。”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七:“今 藏园、甌北 两才子诗,鬭险争新,余望而却步,惟于‘情韵’二字,尚少絃外之音。”
繁體解析: 比喻言外之意。即在話裏間接透露而没有明説的意思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