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srsd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ABAC式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两个看起来是相反的事物,实际上是互相依赖,互相促进的。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。
出处: 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仁之与义,敬之与和,相反而皆相成也。”
例句: “诗教”原是“温柔敦厚”,宋人又以“无邪”为“诗教”;这却不是~的。 ★朱自清《诗言志辨·序》
正音: 相,不能读作“xiànɡ”。
辨形: 成,不能写作“城”。
辨析: 相反相成和“相辅相成”;都有相互促成的意思;但相反相成重在“相反”上;即两个事物是矛盾对立的;“相辅相成”重在“相辅”上;即两个事物相互补充、相互配合的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
英语: oppose each other and also complement each other
德语: einander entgegengesetzt und daher einander ergǎnzt(die Gegensǎtze ziehen sich an)
法语: se compléter en s'opposant(se conditionner l'un l'autre)
国语辞典: 相反相成[ xiāng fǎn xiāng chéng ]⒈ 相互对立的事物含有相互依存的关系。
引证解释: ⒈ 谓相互对立的事物有相互依赖、相互促成的一面。【引】语出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仁之与义,敬之与和,相反而皆相成也。”清 魏源 《默觚下·治篇六》:“相反相成狷与狂,相嘲相得 惠 与 庄。”毛泽东 《矛盾论》五:“我们 中国 人常说:‘相反相成。’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。这句话是辩证法的,是违反形而上学的。‘相反’就是说两个矛盾方面的互相排斥,或互相斗争。‘相成’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之下两个矛盾方面互相联结起来,获得了同一性。”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