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tpsr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主谓式
解释: 掬:双手捧取。形容笑容满面。
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五回:“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,笑容可掬,焚香操琴。”
例句: 这些学生们一天总是那么活泼开朗,~。
正音: “掬”,不能读作“jú”。
辨形: “掬”,不能写作“鞠”。
辨析: 笑容可掬和“喜形于色”;都有“脸上流露喜悦”的意思;但笑容可掬侧重于面部表情;可能表里如一;也可能为了某种目的表里不一。“喜形于色”是发自内心的表露在脸上的喜悦;是表里如一的。
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很高兴的样子。
谜语: 菊脸
感情: 中性
近义: 眉开眼笑、笑逐颜开、喜形于色、喜笑颜开
反义: 凶相毕露、咬牙切齿、涕泗滂沱、热泪盈眶、愁眉苦脸、泣不成声、声泪俱下
英语: be all smiles
俄语: с улыбкой на лице(сияющее лицо)
日语: こぼれるような笑顔(えがお),満面笑(まんめんえ)みをたたえたさま
德语: freundlich lǎcheln
故事: 三国时期,司马懿率军进攻蜀国街亭,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。司马懿乘胜直逼西城,诸葛亮无兵迎敌,但沉着镇定,大开城门,笑容可掬地坐在城楼上弹琴。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,引兵退去。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,赵云急忙赶回解围。
国语辞典: 笑容可掬[ xiào róng kě jú ]⒈ 笑容满面的样子。【引】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九》:「只见观察手持一卷书,笑容可掬。」《儒林外史·第四七回》:「方六老爷笑容可掬,同他站在一处,伏在栏杆上看执事。」【近】喜形于色 【反】愁眉苦脸 咬牙切齿
引证解释: ⒈ 笑容可以用两手挹取。极言其明显而且充分。【引】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四:“惜惜 接着宣教,笑容可掬道:‘甚好风吹得贵人到此?’”清 程麟 《此中人语·陈璋》:“女果倚楼头,见 璋 至,笑容可掬,若有欲言不得之势。”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九:“资本家们也笑容可掬的声明,屠杀有背于经济的原理。”
繁體解析: 形容滿臉堆笑的樣子。掬(jū):用雙手捧取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