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kuuf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主谓式
解释: 阋:争斗。兄弟之间的纠纷,也比喻内部争斗。
出处: 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。”
例句: 而侠累那家伙,偏偏要~,引狼入室! ★郭沫若《棠棣之花》第二幕
辨形: “阋”,不能写作“闷”。
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补语、分句;含贬义。
感情: 贬义
近义: 同室操戈、操戈同室、煮豆燃萁、尺布斗粟、骨肉相残、祸起萧墙
反义: 一致对外
英语: internal strife(brothers fight among themselves)
国语辞典: 兄弟阋墙[ xiōng dì xì qiáng ]⒈ 本指兄弟虽在家争吵,但一旦遇有外侮,却能共同抵御。典出后比喻内部不和睦。清·王士祯。【引】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「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务。」《池北偶谈·卷七·误献·施允升》:「尝有罗姓者,兄弟阋墙,先生要之家,反复劝譬,声泪俱下,兄弟遂相抱而哭。」【近】同室操戈 煮荳燃萁
引证解释: ⒈ 阋,争吵。比喻内部纷争。【引】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鬩于墙,外御其务。”郑玄 笺:“兄弟虽内鬩而外御侮也。”郭沫若 《棠棣之花》第二幕:“而 侠累 那家伙,偏偏要兄弟阋墙,引狼入室!”
繁體解析: 兄弟在傢爭吵。比喻內部不和。《詩經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鬩于墻。” 鬩(xì):爭吵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