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aiff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主谓式
解释: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。形容非常静。
出处: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四:“公曰:‘鸦去无声,又何言闻?’”宋·苏轼《绝句三首》:“天风吹雨入阑干,乌鹊无声夜向阑。”
例句: 直等到大众去净之后,静悄悄的~。 ★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三回
正音: 雀,不能读作“qiǎo”。
辨形: 鸦,不能写作“雅”。
辨析: 鸦雀无声和“万籁俱寂”;都含有“十分寂静;没有一点声音”的意思。但鸦雀无声一般形容人群或人群聚集活动的场所;指“安静”;而“万籁俱寂”多指形容辽阔的自然环境;指“清静”。
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非常静
谜语: 千山鸟飞绝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鸦默雀静、鸦鹊无声、万籁俱寂、阗寂无声、一声不响、肃然无声、悄无声息、寂然无声、悄然无声、悄然无息、万籁无声、鸦雀无闻
反义: 天崩地裂、声彻云霄、人喧马嘶、摇旗呐喊、沸沸扬扬、声振林木、七嘴八舌、人声鼎沸、震耳欲聋、人生鼎沸、沸反盈天、欢声雷动
英语: all utterly quiet
俄语: не слышно ни звука
日语: しんとする,静(しず)まり返(かえ)る
德语: tiefe Stille(mǎuschenstill)
法语: silence absolu(calme parfait)
国语辞典: 鸦雀无声[ yā què wú shēng ]⒈ 形容非常寂静。也作「鸦雀无闻」、「鸦鹊无声」。【引】《红楼梦·第二九回》:「见三人鸦雀无声,各自哭各自的,也由不的伤心起来,也拿手帕子擦泪。」《老残游记·第二回》:「就著一眼,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,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!」【近】阒寂无声 万籁俱寂 【反】人声鼎沸 摇旗呐喊
引证解释: ⒈ 形容非常寂静。【引】《红楼梦》第二九回:“紫鹃 一面收拾了吐的药,一面拿扇子替 黛玉 轻轻的搧着,见三个人都鸦雀无声,各自哭各自的,索性也伤起心来,也拿着绢子拭泪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就这一眼,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,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,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!”徐迟 《牡丹》跋:“笑声还没有过去,观众便立刻和她同时进入了角色,整个剧院一下子鸦雀无声了。”亦作“鸦鹊无声”。 《痛史》第二回:“此时只觉得静悄悄的鸦鹊无声。”郭沫若 《南冠草·尾声》:“看的人是鸦鹊无声,没有不流下眼泪来的。”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二十章:“鸦鹊无声。回答这卑鄙的劝诱的是:道静 的沉默, 小俞 也沉默。”
繁體解析: 形容非常安靜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