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gdgy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成:制定,形成。一经形成,不再改变。
出处: 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一成而不可变,故君子尽心焉。”
例句: 事物都是在发展的,世界上没有~的东西。
正音: “一”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辨形: “成”,不能写作“诚”。
辨析: 一成不变和“原封不动”;都含有“一点没有改变”的意思。区别在于:①一成不变着眼于事物本身没有变化。多表示人不能用发展、运动的观点观察事物;“原封不动”着眼于外界力量未对事物加以变动。多表示外界力量对有关事物采取保留、不加变动的行动。②一成不变多用于否定句;极少用于肯定句;“原封不动”在肯定句和否定句中都常出现。“原封不动”可以形容照抄照搬;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动;取舍;一成不变不能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谜语: 十改其九
感情: 贬义
英语: fixed and unchangeable
俄语: верный и неизменный постоянный(косный)
德语: unverǎnderlich bleiben
法语: immutable(irrévocable)
国语辞典: 一成不变[ yī chéng bù biàn ]⒈ 刑罚一经执行,犯人或死或伤的事实,绝不可改变。语本引申为事物一经形成,即不易改变。唐·白居易〈太湖石记〉:「然而自一成不变以来,不知几千万年,或委海隅,或沦湖底。」后多用来比喻墨守成规,不知变通。也作「一成不易」。【引】《礼记·王制》:「刑者,侀也。侀者,成也。一成而不可变,故君子尽心焉。」【近】刻舟求剑 萧规曹随 依样葫芦 【反】变化莫测 变化多端 见风使舵 见机行事 千变万化 澈底改观 瞬息万变 随机应变
引证解释: ⒈ 后以“一成不变”谓刑法一经制定,不容变更。亦泛指墨守成规,不知变通。【引】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刑者,侀也。侀者,成也。一成而不可变,故君子尽心焉。”孔颖达 疏:“容貌一成之后,若以刀锯凿之,断者不可续,死者不可生,故云不可变。”宋 叶适 《上韩提刑》:“惟法令制时之要,而经术饰治之餘,二者之间,久焉难居;一成不变,无乃过中。”毛泽东 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第一章第一节:“一切战争指导规律,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,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;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。”胡守为 《略谈陈寅恪先生的诗文证史》:“夫考证之业,譬诸积薪,后来者居上,自无胶守所见、一成不变之理。”
繁體解析: 《禮記·王製》:“刑者,侀(型)也;侀者,成也。一成而不可變,故君子盡心焉。” 原指刑法一經製定,不可改變。後用以指固定不變。成:形成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