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鼓作气
一鼓作气    繁体:一皷作氣

拼音:yī gǔ zuò qì  注音:一 ㄍㄨˇ ㄗㄨㄛˋ ㄑ一ˋ
分类:Y | 收藏:0 | 评论: | 更新:2021-04-19 20:44:36 | 人气:0
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勇气。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。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,一口气把工作做完。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一鼓作气

五笔:    gfwr    热度:    常用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紧缩式

解释:    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勇气。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。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,一口气把工作做完。

出处:    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”

例句:    初听这话,还是~的。 ★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八回

正音:    “一”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
辨形:    “作”,不能写作“做”。

辨析:    一鼓作气和“一气呵成”;都有“一口气把事情做好”的意思;有时可以通用。但一鼓作气偏重在鼓足干劲;趁热打铁;多用来形容战斗时振奋精神;鼓足干劲;勇往直前;“一气呵成”偏重在安排紧凑;迅速完成;多用来形容写文章或做事过程中不间断、不放松;一口气把它写完或做完。

用法:    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谜语:    通风;风箱;皮老虎

歇后语:    水里的蛤蟆

感情:    褒义

英语:    get sth. done in one vigorous effort

俄语:    одним духом(без перерыва)

日语:    意欲(いよく)を奮(ふる)い立(た)たせて一気(いっき)にやる

德语:    unter vollem Einsatz der Krǎfte(in einem Zug)

法语:    profiter de l'ardeur des débuts

故事:    春秋时,齐国发兵攻打鲁国(两国都在今山东省境)。当时齐国强大,鲁国弱小,双方实力悬殊。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,把齐军打得大败。据《左传》载,这次鲁国的胜利,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。

国语辞典:    一鼓作气[ yī gǔ zuò qì ]⒈  作战时击第一通鼓,战士们最能鼓足勇气。语本后比喻做事时要趁著初起时的勇气去做才容易成功。【引】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「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」《旧唐书·卷一九五·回纥传》:「奋其智谋,讨彼凶逆,一鼓作气,万里摧锋,二旬之间,两京克定。」《文明小史·第五二回》:「饶鸿生在两江制台面前告奋勇的时候,不过是个一鼓作气,他说要游历英、法、日、美四国,不免言大而夸。」【近】趁热打铁 一气呵成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古代作战击鼓进军,擂第一通鼓时士气最盛。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,一往直前。【引】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”唐 杨炯 《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》:“一鼓作气,方轻肉食之谋;七旬舞干,始受昌言之拜。”清 黄钧宰 《金壶遯墨·两军门》:“将士亦邀奬叙,不及今一鼓作气,功败垂成,后欲图之,非可岁月计矣。”闻一多 《时代的鼓手》:“我们得一鼓作气来渡危机,完成大业。”

繁體解析:    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:“夫戰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”意思是打仗靠勇氣,擂一通鼓,勇氣振作起來了,兩通鼓,勇氣就衰退了,三通鼓,勇氣就没有了。後來用“一鼓作氣”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

上一篇:一鼓一板

下一篇:一顾千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