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国三公
一国三公    繁体:一國三公

拼音:yī guó sān gōng  注音:一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ㄥ
分类:Y | 收藏:0 | 评论: | 更新:2021-04-19 20:44:36 | 人气:0
公: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。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。比喻事权不统一,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。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一国三公

五笔:    gldw    热度:    常用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偏正式

解释:    公: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。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。比喻事权不统一,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。

出处:    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?”

例句:    武夫当道势汹汹,~谁适从。 ★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七十四回

用法:    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感情:    贬义

英语:    state with three rulers

故事:    春秋初,晋国吞并了附近的一些小国,成为一个大国。有一年,晋献公在战争中夺得美女骊姬,带回去立为夫人。不久,骊姬生了个儿子,取名奚齐。

国语辞典:    一国三公[ yī guó sān gōng ]⒈  春秋时晋献公命士?为重耳和夷吾筑城,士?敬守君命,但为免除后患,只得草率完工,赋诗:「孤裘尨茸,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。」典出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。后比喻政令出于多门,事权不统一,使人无所适从。【引】唐·刘子元〈上萧至忠论史书〉:「十羊九牧,其命难行,一国三公,适从安在?」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一国之中有三个主公。比喻令出多门,事权不一。【引】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孤裘尨茸,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?”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忤时》:“十羊九牧,其令难行;一国三公,适从何在?”《资治通鉴·东昏侯永元元年》:“一国三公犹不堪,况六贵同朝,势必相图,乱相作矣。”蔡东藩 许廑父 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七四回:“武夫当道势汹汹,一国三公谁适从。”

繁體解析:    一個國傢有三個主持政事的人。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一國三公,吾誰適從。” 後泛指令齣多門,事權不統一。公:君主。

上一篇:一棍子打死

下一篇:一寒如此